吉利研發投入年年上百億,這錢真砸出響來了——今年上半年銷售 193 萬輛,30% 的增幅比行業高一截也就罷了,新能源車占比更是高達 52%!合著每賣兩臺車,就有一臺是新能源!
咱們拋開枯燥數據,聊聊背后的行業信號。
第二點很多人忽略:全球化布局的含金量。18.4 萬輛出口看似不多,但領克在歐洲單品牌破萬、極氪充電樁登陸香港 2300 個終端,這些才是真正護城河。當國內卷價格時,吉利在海外建渠道、鋪基建,這種『品牌出海』模式,比單純賣車有價值得多!
最讓我佩服的是『既要又要』的戰略定力:
高端化突破:極氪 9 萬臺,旗艦 9 系引發行業轟動;
商用車爆發:遠程增長 55% 殺進香港出租市場。
最后說個冷知識:吉利已是 IATF 國際標準組織首個亞洲成員,最近 3 款車同時刷新 Euro NCAP 安全紀錄。新能源賽道下半場,安全和技術標準才是決勝底牌。當友商還在卷冰箱彩電時,吉利默默拿了中國車企安全專利三連冠。
所以吉利這 193 萬輛,絕不僅是數字勝利。它證明了兩件事:
1、新能源替代燃油車的拐點已提前到來;
2、中國品牌從『性價比』轉向『質價比』的路徑完全跑通。
當吉利把年目標調到 300 萬輛,您覺得合資品牌還有翻盤機會嗎?歡迎評論區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