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璐也轉投 Meta 了。
劉璐,略顯低調 OpenAI 的研究員,但創造出了全網火爆的GPT-4o 吉卜力生圖功能。
依然是大學本科學于國內的華人學霸,但不同于之前清北浙大中科大的 C9 們,劉璐的母校是華南理工大學。
不過入職 Meta,多少還是令人意外的,畢竟更早之前,劉璐本人還曾在社媒公開為因為 Llama 4 口碑破產的 Meta 發聲,好奇小扎招攬人才后的發展。(沒想到,挖到了自己?)
除了劉璐,同時被挖的還有 OpenAI 的Allan Jabri,也是 4o 核心架構團隊成員之一。
扎克伯格正在把 OpenAI 的核心團隊搬到 Meta。
基于 Meta 及 Llama 從一開始就是開源為導向的,可能還不用等到 GPT-5 開源,這幫 OpenAI 的人就能在 Meta 實現真正的 GPT 開源目標了吧。
誰是劉璐?4o" 吉卜力風 " 背后大牛
這次被小扎盯上的 90 后劉璐,曾就讀于廣東實驗中學,在 2011 年和 2012 年連續兩年獲得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聯賽(省級賽區)一等獎,并一路保送進入華南理工大學。
本科期間更是以3.84績點第一的成績從華南理工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畢業。
畢業后,劉璐還曾返回母校,進行有關通過類別間與域間的信息交互,以提升模型在小樣本學習場景下的表示能力的學術主題報告。
用劉璐自己的話來說,就是:
我的工作旨在通過利用對象之間的結構化關系(即分類任務中的類)來增強元學習過程,未來還將從理論和實證兩方面在更具挑戰性的場景中擴展。
相關工作已在一些頂級會議和期刊上發表,包括 NeurIPS、AAAI、IJCAI 和 IEEE TKDE。
劉璐的導師是悉尼科技大學的龍國棟教授,隸屬于澳大利亞人工智能研究所(AAII),研究方向是開發具有隱私保護和個性化智能的可信 AI,以及與 LLM 合作的設備端智能。
曾擔任澳大利亞人工智能聯合會議的項目聯合主席,以及一些頂級 AI 會議的審稿人,如 NeurIPS、ICLR、ICML、AAAI、IJCAI,其學術論文引用曾在一年之內就高達 4682 次。
另外,劉璐在讀書期間還一直和國際上的行業專家開展合作研究,例如新南威爾士大學的 Fethi Rabhi 教授和 Lina Yao 教授,以及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的 William Hamilton 教授、Google Brain 的 Hugo Larochelle 和美國華盛頓大學的 Tianyi Zhou。
劉璐認為,機器學習在過去幾十年中一直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未來也將繼續影響社會發展,這也是她走上這條路的初衷。
后面又加入了由 Transformer 作者之一 Noam Shazeer 創建的獨角獸公司Character.ai,參與音頻生成,去年 c.ai 推出的第一個角色配音功能就是她的作品。
不過有趣的是,奧特曼現在還用著吉卜力頭像,但是做吉卜力的人卻已經跑路嘍。
值得一提的是,他還曾在小扎手底下的FaceBook AI Research工作過兩年,兜兜轉轉也是重回老東家了。
而且小扎還沒有收手的跡象,這份挖人名單還在持續更新……
OpenAI 還有哪些華人大佬在?
回顧小扎最近一連串的高薪瘋狂挖人操作,咱發現小扎還是目標很明確的,專挖 OpenAI,專挖華人。
現在 Meta 的 " 超級智能實驗室 " 華人大名單已經來到了 10 人,8 個都是 OpenAI 的:
放假、加薪、股權激勵……似乎都已經挽留不住人才離開的決心。
不過奧特曼口口聲聲宣稱 "Meta 沒有挖到頂尖人才 " ……
確實,OpenAI 里依然有大批優秀的華人研究員,僅公開過的來看,就絕對星光熠熠:
漆翔宇:浙大校友,博士畢業于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最近剛剛以 OpenAI 研究員的身份在 ICLR 2025 中,憑借關于大模型安全對齊的研究獲得杰出論文獎。
Li Jing:北大校友,在 MIT 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曾在 Meta 工作過兩年,后加入 OpenAI,在 Dall-E 3、Sora、GPT-4o 等項目中都曾做出貢獻。
Yu Zhang:上交大校友,在加入 OpenAI 之前曾在谷歌 DeepMind 工作過 6 年,也在微軟實習過。
Casey Chu:OpenAI 的 " 元老級 " 人物,從斯坦福大學碩士畢業后,就一直在 OpenAI 工作,本人也是 GPT-4o 的核心團隊成員之一。
Jason Wei:曾在谷歌大腦任職,提出過 CoT、指令微調,還發表了有關大模型涌現能力的論文,目前仍然在 OpenAI 任研究員,也是 o1 系列模型的功臣之一。
姚順雨:畢業于清華姚班,從普林斯頓大學博士畢業后加入 OpenAI,專注智能體研究與實用 AI 開發,創建開發了思維樹(Tree of Thoughts)框架、SWE-bench 數據集、SWE-agent 以及 ReAct 框架。
Haitang Hu:曾在谷歌工作了 7 年,目前領英還顯示 OpenAI 在職,是 GPT-4o mini 負責人之一,參與過 TensorFlow 以及大模型基礎設施的研發工作。
……
反正掛一漏萬吧,讀者老爺們覺得有漏的也歡迎補充。。
雖然明知道是膜拜大牛,但為什么眼睛已經被金光閃得睜不開了呢?(旺柴)
參考鏈接:
[ 1 ] https://www.theinformation.com/briefings/meta-hires-two-openai-researchers?rc=vpid49
[ 2 ] https://www.linkedin.com/in/lu-liu-2b5b93187/
[ 3 ] 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user=epMGJ28AAAAJ&hl=en
[ 4 ] https://liulu112601.github.io/
[ 5 ] https://profiles.uts.edu.au/Guodong.Long
[ 6 ] https://www.uts.edu.au/research/centres/australian-artificial-intelligence-institute/aaii-team/phd-showcase/lu-liu-data-science-and-knowledge-discovery-lab
[ 7 ] https://guangdong.eol.cn/gdgd/202507/t20250713_2680675.shtml
一鍵三連「點贊」「轉發」「小心心」
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想法!
— 完 —
專屬 AI 產品從業者的實名社群,只聊 AI 產品最落地的真問題 掃碼添加小助手,發送「姓名 + 公司 + 職位」申請入群~
進群后,你將直接獲得:
最新最專業的 AI 產品信息及分析
不定期發放的熱門產品內測碼
內部專屬內容與專業討論
點亮星標
科技前沿進展每日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