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
01
時隔 10 年,最高規格的城市工作會議再次舉行
此次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第二次舉行最高規格的城市工作會議。
20 世紀 60 年代初,為了加強對城市的集中統一管理和解決當時城市經濟生活的突出矛盾,全國第一、二次城市工作會議先后召開。1978 年召開的第三次全國城市工作會議,制定了關于加強城市建設工作的意見。
2015 年 12 月 20 日,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這是時隔 37 年后,黨中央再次召開的最高規格的城市工作會議。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分析城市發展面臨的形勢,明確做好城市工作的指導思想、總體思路、重點任務。
十年流轉,我國城鎮化正從快速增長期轉向穩定發展期,城市發展正從大規模增量擴張階段轉向存量提質增效為主的階段。
今年正逢謀劃“十五五”規劃之年。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再次召開,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總結新時代以來我國城市發展成就,分析城市工作面臨的形勢,明確做好城市工作的總體要求、重要原則、重點任務。
城市是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方面活動的中心,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城市發展為了誰、依靠誰?建設什么樣的城市、怎樣建設城市?總書記在這次重要會議上科學回答了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做好新時代新征程的城市工作舉旗定向、把脈開方。
02
“建設現代化人民城市”
這次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明確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城市工作的總體要求,其中強調要“以建設創新、宜居、美麗、韌性、文明、智慧的現代化人民城市為目標”。
要深刻把握建設現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標定位,首先要領悟會議的兩個高頻詞 —— “現代化”和“人民”。
10 年前舉行的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提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人民城市為人民。
2019 年 11 月考察上海期間,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重要理念。此后,“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理念先后寫入黨的二十大報告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
“城,所以盛民也。”城市的核心是人,關鍵是十二個字: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樂業。
2020 年 4 月,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上指出,“我國城市化道路怎么走?這是個重大問題,關鍵是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作為城市發展的基礎目標。”
同年 11 月,在浦東開發開放 30 周年慶祝大會上,總書記強調,要堅持廣大人民群眾在城市建設和發展中的主體地位。
城市建設是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引擎。建設現代化人民城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題中應有之義。這次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明確的總體要求還包括,“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城市現代化新路子”。
從 2015 年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提出“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城市發展道路”,到這次會議提出“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城市現代化新路子”,歷經十年,“現代化”已成為中國城市發展更鮮明的標識、更明確的目標。
03
如何建設現代化人民城市?
如何建設現代化人民城市?這次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明確指出了做好城市工作的重要原則、重點任務。
先看五條重要原則:轉變城市發展理念,更加注重以人為本;轉變城市發展方式,更加注重集約高效;轉變城市發展動力,更加注重特色發展;轉變城市工作重心,更加注重治理投入;轉變城市工作方法,更加注重統籌協調。
相較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七次會議提出的“打造宜居城市、韌性城市、智能城市”和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的“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這次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新增了“創新、美麗、文明”三個層面的內容。這些內容共同構成了現代化人民城市的鮮明要素和基本內涵。
建設現代化人民城市,必須順應城市工作新形勢、改革發展新要求、人民群眾新期待。
以“韌性”為例。去年 7 月,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建立可持續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規,加強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和老舊管線改造升級,深化城市安全韌性提升行動。
針對“著力建設安全可靠的韌性城市”這一重要任務,今年這次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從推進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嚴格限制超高層建筑、強化城市自然災害防治、加強社會治安整體防控等方面作出明確部署,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線。
這次中央城市工作會議還提出“ 5 個深刻把握”的要求:深刻把握我國城市發展所處歷史方位,深刻把握建設現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標定位,深刻把握城市內涵式發展的戰略取向,深刻把握增強城市發展動力活力的內在要求,深刻把握城市工作的系統性復雜性。
抓好城市這個“火車頭”,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城市現代化新路子,建設好中國大地上的現代化人民城市,人們當可從中深切感受中國式現代化的萬千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