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星火,時代先聲。
從容閎首開留學教育先河,
到清華大學首任校長唐國安,
再到杰出的人民美術(shù)家、
美術(shù)教育家古元……
珠海這片熱土始終激蕩著
敢為天下先的浩然之氣。
這些 " 珠海大先生 "
就像星星般照亮我們前進的路,
為我們指引方向!
今天,
" 珠海大先生 " 歷史文化采訪活動
正式啟動,
跟著特報君一起去 " 追星 ",
追尋 " 珠海大先生 "!
7 月 11 日," 教澤綿長 桃李芬芳——珠海大先生 " 歷史文化采訪活動暨專家座談會在珠海留學文化館舉行,旨在挖掘珠海教育先行者的精神內(nèi)核,展現(xiàn)深厚文化底蘊,進一步傳播珠海銳意進取、開放包容的城市形象。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徐劍出席活動。
活動由中共珠海市委宣傳部與羊城晚報報業(yè)集團聯(lián)合主辦,珠海高新技術(shù)產(chǎn)業(yè)開發(fā)區(qū)、珠海市社會科學界聯(lián)合會協(xié)辦。
徐劍表示,在近現(xiàn)代中國的歷史進程中,珠海人以開拓精神和卓越貢獻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正是基于這樣的歷史認知與文化自信," 珠海大先生 " 歷史文化采訪活動啟動。希望通過活動,躬身禮先賢、深掘溯文脈,讓珠海人民在新時代征程中更有底氣、勇氣、豪氣,使教育薪火生生不息、弦歌不輟,為城市發(fā)展注入更深沉的精神力量。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
原黨委書記周溯源▼
" 容閎等早期留學生是‘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代中國人’,而像唐國安這樣的教育先驅(qū),則是把世界眼光轉(zhuǎn)化為教育實踐的播種人。他們的精神遺產(chǎn),至今仍在激勵我們以教育之力,托舉民族復興之路。 "
原專職副主席林有能▼
" 有人說廣東是‘文化沙漠’,但事實勝于雄辯。這么多名校由廣東人、珠海人創(chuàng)辦,足以說明這里不僅有文化,而且有大文化。‘珠海大先生’不應只是一個地方概念,而應上升為一個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文化品牌,希望采訪活動能帶動更多學術(shù)研究與文化傳播。"
博士生導師邱捷▼
" 今天的珠海在廣東甚至中國的高等教育事業(yè)上占有重要地位。不大的地域出了這么多大家,在中國教育史上十分難得。他們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就是依靠愛國精神以及不畏艱難、開放包容、務實進取,這就是嶺南文化的精神,大香山文化的精神。"
原所長、二級教授王杰▼
" ‘珠海大先生’不僅是地方人物群像,更是時代與世界交匯的產(chǎn)物,他們立足鄉(xiāng)土、放眼世界,推動中華文明與不同文明交流互鑒。從珠海走向全國的這批教育先驅(qū),創(chuàng)辦學校、學科建樹、著書立說,在多個領域展現(xiàn)卓越成就,他們以教育救國的擔當和開風氣之先的精神,為中國近代教育寫下光輝篇章,影響深遠。"
館員胡波▼
" 用‘敢、開、精、和’四個字概括珠海教育家的精神譜系,敢想敢闖、開放開拓、精益求精、以和聚力,融通中西、聯(lián)通內(nèi)外。正是這種精神,使珠海教育名家‘發(fā)時代先聲、開時代新風、育時代英才、養(yǎng)時代正氣’。應持續(xù)深化對‘珠海大先生’精神譜系的研究,系統(tǒng)編纂人物叢書,打造具有影響力的文化品牌,進一步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
珠海留學文化館榮譽館長
徐惠萍▼
" 珠海是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重要窗口。這片土地孕育了中國留學生之父容閎,容閎促成了中國歷史上首次官派留學運動,讓 120 名幼童成為走向世界的先行者,其中唐國安等留美幼童推動現(xiàn)代教育在中國落地生根,成為中國最早的大學校長群體和‘大先生’。希望通過系統(tǒng)梳理這些‘大先生’的歷史貢獻,讓‘近代中國看世界的窗口’繼續(xù)照亮未來,使他們的精神在新時代熠熠生輝。"
讓我們傳承和弘揚
" 珠海大先生 " 的精神,
使教育薪火生生不息、弦歌不輟,
為珠海發(fā)展注入更深沉的精神力量!
文:珠海傳媒集團張映竹
圖:珠海傳媒集團 吳長賦